信息化改造项目——青岛三合山精密铸造有限公司

案例简介

青岛三合山精密铸造有限公司是中国铁道部铸钢件定点生产厂家,生产代号为“ PD ”,同时也是中国铸造协会会员。85年建厂,占地900亩,员工3000人。全年可提供高、中、低碳钢及各类合金钢4万余吨,年销售收入超过4亿人民币,外销占一亿。公司采用水玻璃和硅溶胶相结合的精密铸造工艺和砂型铸造工艺。产品的应用十分广泛,几乎涵盖了整个装备制造业和机械制造加工业的可应用领域,各种检测设备齐全,产品主要以铁路配件、火车配件、地铁配件、汽车配件、工程机械配件、石油机械、桥梁工程等为主,铸件范围2-500公斤。公司主要客户包括Alstom,Bombardier,AAR,Daewoo,CSR,CNR,Nacco,Workhorse Rail,TTX,Westinghouse,Doosan,JCB etc500强公司,2001公司相继通过了ISO质量体系认证、国际铁路工业标准IRIS体系认证和NQAIS9001认证以及美国铁路协会AAR认证,德国铁路DB认证,法国铁路SNCF认证和中国铁道部CRCC资质认证等。

案例详情

目前,世界几个制造业大国分别提出了各自的智能制造战略(如德国工业4.0、美国工业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等),通过利用云计算、物联网、3D打印、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通讯技术,把产品、机器、资源和人有机结合在一起,推动制造业向基于大数据分析、人工作智能与应用基础上的智能化转型。

2013年以来,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如《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中国制造2025》、工信部1+x规划、《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2013-2018年)》等文件,从国家战略层面推动中国迈向世界制造强国行列。2016年3月发布的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的第二十二章、第二十三章和第四十九章三个章节对高端装备制造及相关领域做出重要表述,提出加快发展新型制造业,实施高端装备创新发展工程,明显提升自主设计水平和系统集成能力。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加快发展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装备,强化智能制造标准、工业电子设备、核心支撑软件等基础。加强工业互联网设施建设、技术验证和示范推广,推动“中国制造+互联网”取得实质性突破。培育推广新型智能制造模式,推动生产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细化转变。

为推进企业信息化转型升级,青岛三合山精密铸造有限公司信息化改造项目正式启动,通过此次信息化建设项目,将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智能技术应用于采购、制造、管理和服务等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全面提升企业综合竞争能力,强有力地支撑企业的转型升级发展。

案例参考价

¥2000000

国家智能铸造产业创新中心

铸造云APP

铸造云手机H5

铸造云公众号